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仙海动态
仙海动态

“沙沙”声里奏响乡村振兴“致富曲”

2025-05-27文章来源: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
字体:[] 打印

初夏时节,阳光倾洒在仙海燕子村的蚕房里,透过桑叶缝隙,洒下一片片斑驳光影。蚕农冯大爷弓着腰,粗糙的手掌在蚕床上轻轻游走,密密麻麻的四龄蚕宝宝正趴在鲜嫩桑叶上,白胖身躯随咀嚼微微颤动,发出细密“沙沙”声,宛如一首春蚕谱写的致富乐章。冯大爷是村里的资深小蚕共育户,拥有30余年养蚕经验。只见他熟练地将鲜嫩桑叶撒开,目光在蚕群中仔细巡查,不时挑出几只发育迟缓的小蚕。“养蚕就像带孩子,得时刻盯着。”冯大爷的手掌抚过蚕床,眼角笑出深深皱纹,“今年共育蚕与自留蚕总量约240张,预计收入能有10万元。”话语间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

沿着村道漫步,连片桑田如绿色地毯,一直延伸至天际。“我们村以前叫万担村,光听名字就知道蚕桑底子厚。”村妇联主席冯忠文的话语中充满自豪。如今,全村有600余亩桑叶地,400多户蚕农。今年首批小蚕发放量达900多张,这些小蚕不仅满足了本村需求,还覆盖了部分周边乡镇。一张“种桑养蚕”的产业网正越织越密,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。

在燕子村乡村振兴征程中,仙海蚕桑站工作人员是最坚实的“护航者”。每年,蚕桑站都会定期开展技术培训,将优选蚕种、温湿调控、病害防治、科学喂养等专业术语,转化为田间地头通俗易懂的“大白话”,让蚕农们轻松掌握。此外,蚕桑站还免费发放消毒药品,在蚕茧收获季主动联系厂家上门收购,从成本到销路,为蚕农们解决后顾之忧。养殖大户李大姐对此深有体会。她养殖的7张蚕纸目前处于四龄期,蚕宝宝在蚕床上蠕动。“再过几天就进入五龄期了,预计端午前后收茧。”她掰着手指算账,“现在春蚕茧价格不错,每公斤60到65元,只要养殖顺利,今年肯定有好收成。”曾经“靠天吃饭”的不安,如今已被“凭技增收”的踏实取代,这份底气正源于蚕桑站的全程支持。

暮色渐浓,600亩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,似绿色海浪涌动。当春蚕吐出银丝,茧房堆满收获,燕子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,正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。如今的燕子村,已不再局限于“种桑养蚕卖茧”的传统模式,而是以茧为笔,在乡村振兴画卷上勾勒出产业融合、生态美丽、农民幸福的动人图景。

    来源/区宣传中心 编辑/冯缤 审核/李铮
浏览次数: